中國電信5G用戶已超過800萬。并且其用戶規模還將快速增加,?從過去的8年發展來看,中國電信的收入增長都在超過著行業的平均增速。從眼下的布局來看,中國電信進行著全品類的終端策略,發揮自身終端在個人、家庭、行業信息化中的作用,以終端為引領,推進5G產業融合發展。
5G時代的到來,以智慧安防為重要發展方向的及時應用產品將再一次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安防作為信息智能消費的重要一部分,2020年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以及人工智能的發展,云端產品的融合以及AI的賦能,使安防智能前端越來越豐富,2020年,區塊鏈技術通過與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融合發展,智慧安防將進一步與實體經濟相結合,為智能家居、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涉及的安防應用場景帶來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
伴隨著5G而誕生的無人駕駛技術隨著一次次的及時升級,無人駕駛技術也向著更高的技術級別行進,我們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將來,無人駕駛車輛在將在特定環境下的進行普及和大范圍的使用,比如進行物資運輸,比如園區觀光,比如工業生產線,比如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派送。
5G將給教育帶來的新變革,這是教育行業的熱議話題,也是共識。5G智慧教育,會提升教學方式的互動化、教育模式的智能化,教育方法的個性化、特色化,教育資源公平化等,會加速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變,促進互聯網與教師資源的深度融合,為當今的教育事業帶來設施、應用和生態上的改變。
一位位醫生通過物聯網和5G技術搭建起來的5G+遠程醫療平臺,真正實現了不到醫院也可以看病的醫療場景,無論從患者病情處理的時效性還是方便性上,都顯示出5G+遠程醫療平臺的重要價值。中國自5G開始商用的未來幾年,智慧醫療將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在政府相關政策的配合下,全國各地都將在智慧醫療方面加大資金投入,同時,有更多的醫院或醫療機構將會積極的擁抱智慧醫療建設,積極參與到智慧醫療平臺的建設中,借此提升醫院在醫療資源中的競爭力,給醫療群體帶來更好的醫療體驗。
如何有效避免病毒擴散和傳播,減少病毒的接觸幾率,無疑是武漢疫情最有效的防控手段,在此,機器人相對于人工直接參與而言,就顯示除了絕對的優勢,中國移動5G云端智能機器人就此誕生,并沖向了武漢協和醫院、同濟天佑醫院進行一線戰疫服務。
把物聯網技術應用到農民的田間地頭,無論田間的空氣、土壤、水、作物生長狀況,都可通過物聯網技術進行實時監測感知,幫助農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終實現農業的節本增效,這是最直觀的智慧農業。
2020國際物聯網展組委會發出通知,原定于2020年3月24-26日在蘇州國際展覽中心舉辦的IOTE 2020第十三屆國際物聯網展·蘇州站將延期舉辦,延期舉辦國際物聯展,其實這個當下疫情影響的一個縮影,雖然對第一產業影響有限,但對第二、第三產業在短期內的影響還是顯而易見的,2003年非典使得2003年旅客周轉量增速為-2.3%,國內旅游人次下降0.9%;旅游總收入下降11.2%。目前正逢傳統的假日消費黃金周,但為應對疫情所采取的舉措遠比非典時期更為嚴厲,本次疫情對旅游、餐飲旅店等服務消費帶來的負面影響將更為直接和明顯。
疫情期間,更有效更高效的無人機應用場景,使無人機功能得到了較高的普及和傳播,除此之外,無人機還可以涉及建筑、公用事業甚至零售等行業,最新預測表明,2020年企業將更頻繁地部署無人機,全球物聯網企業無人機的出貨量將達到52.6萬架,比2019年增長50%。預計到2023年,全球出貨量將達到130萬架。
隨著NB-IoT等低功耗廣域網在各行業的廣泛應用,物聯網的連接規模在過去的一年開始迅速增長,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加上中國電信2億物聯網連接,國內三大運營商物聯網連接數已突破了十億大關。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和市場需求,使物聯網的產業規模遠超萬億。如今的三大運營商已不再是一個基礎通信網絡的提供者,從現在的發展來看,運營商還是希望借助自身的網絡基礎服務這個底盤,無論橫向還是縱向,全面發展,搶奪物聯網應用端市場,以云、管、端整合建立物聯網業務生態,共享5G和物聯網帶來的新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