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5 14:39 物聯網 一、二、三產業 全面融合
作為新一輪信息產業浪潮,物聯網產業的發展所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巨大的。它不僅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改變人們的社會生活方式,而且還可以極大地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向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同時也將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
作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物聯網產業己被世界各國所重視,并被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我國得到高度的政策扶持和資金、人力支持。目前,我國很多省市如南京、北京、山東、廣東、天津、深圳已經把物聯網產業放在戰略發展地位,同時深刻意識到物聯網產業將會引導未來信息產業的發展方向。
在農業領域方面,物聯網技術應用于農業領域有利于推動我國粗放型農業向精細農業、智能農業、綠色農業演進,從而實現第一產業內部結構優化升級。依靠物聯網感知技術、信息長距離傳輸技術、大數據處理技術,農業生產更加精細,農業播種密度、施肥頻率、灌溉量等更加合理化;農業生產更加智能,通過可視化遠程診斷、遠程控制、災變預警等實現農業生產自動化;農產品更加綠色、安全,食品溯源技術對農產品品牌建立、無害綠色食品發展起到關鍵作用。
在工業方面,物聯網推動制造業從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向知識技術密集型演進,實現第二產業內部結構優化升級。具體體現在物聯網技術使工業生產方式、銷售方式、倉儲方式都發生了重大變革。企業憑借智能芯片、中間件等物聯網技術對生產線信息進行收集分析,重新整合產業鏈、合理安排工序、將基礎性生產框架化、實現并行生產,從而減少資源浪費、提高生產效率。信息采集及傳輸技術切實加強了市場和生產商之間的溝通,產品銷售情況及需求情況可及時反映給制造商,有利于企業根據市場行情制定銷售策略。射頻識別技術及倉庫管理系統克服了人工盤點庫存時的眾多弊端,使庫存商品信息統計更及時、更準確。
在第三產業,物聯網將全面提升第三產業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物聯網技術對能源供給、交通、物流、醫療、家居等眾多第三產業都產生深遠影響。例如,物聯網與物流行業結合形成智慧物流工程,信息化的物流服務、實時準確的流程監控和綜合化的物流管理不僅能為企業帶來物流效率提升、物流成本控制等效益,而且從整體上提高了企業產品附加值及核心競爭力。
物聯卡之家()資訊指出,伴隨物聯網技術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己經形成物聯網跨行業、跨專業的聯動效果,實現產業間的互聯互通,這就帶動了整體社會效益增加。因此,發展物聯網產業是當前我國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對未來物聯網產業模式的進一步探索,可以全面的促使互聯網、物聯網和通信網絡的完全融合,進而帶動一、二、三產業的全面融合。同時,物聯網的產業模式的開發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加利潤空間,改善管理模式,降低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風險成本。到目前為止,各國對于物聯網的發展主要處于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市場需求仍然沒形成業界認可的模式。但在個別行業應用物聯網產業鏈己經基本成熟,如物流產業。在第二階段的發展過程中,物聯網產業必須找準市場需求的利潤點,形成產品或服務,構建與之相關的價值結構,進而推動產業鏈的發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