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7 16:25 物聯網 經濟外部效應
物聯網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信息技術的不斷創新。物聯網起源于射頻識別技術領域,一開始主要運用于電子產品編碼(EPC)領域,但隨著無線傳感網技術的融入,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很快突破了EPC這一領域,涵蓋的內容不斷豐富,帶來巨大了創造空間和經濟價值。因此可以說,沒有技術突破和技術融合,就沒有物聯網產業的不斷發展。同時,從技術屬性和難度來說,物聯網技術研發伴隨著不確定性,具有高投入和高風險的特征,產業的技術主導性明顯。
從物聯網目前發展的態勢可以看出,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具有明顯的外部效益。物聯網所產生的外部效益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自身系統特性、物流和信息流的交互性和物聯網基礎設施長期壟斷性以及其發展規模,主要體現在:
第一,物聯網是在互聯網發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物聯網具有互聯網信息流的特性又包括物聯網系統內信息流的的特性。無論物聯網中任意節點的感應器增加都會使整個網絡收益增加。
第二,物聯網的信息流、物流的流向不是單向進行的,它具有交互性,甚至是多項性。物聯網中的信息流一旦產生,信息交流的態勢就會上升。這種信息會同時幾個網絡中節點所使用,即使一個端點不再使用,也不影響其它端點的應用數據。
第三,物聯網的基礎設施建設中一般都投資額巨大、投資周期較長、具有很強的壟斷性等特點。例如公共領域內物聯網的建設和商業領域內的物聯網建設都能說明物聯網的這些特點。
第四,隨著物聯網的建設規模越大,其外部經濟效益就會越明顯。由于物聯網建設規模成本隨著規模建設到其網絡界限時,成本就會隨之固定,不再有大規模的投資投入,隨著物聯網的終端感應器的增加,數據流量就會加大,其外部經濟效益就會日益增加。
第五,當人類社會全面進入物聯網時代,生產、分配、消費、分配等各個層面都會與之相連時,物聯網的外部經濟效益就會更加明顯,同時物聯網中信息數據流傳遞速度越快,也能夠增加其外部經濟效益。由此可以看出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前景對于人類社會的發展的重要作用。
物聯卡之家()資訊指出,現在的中國正處在經濟轉型的重要時期,這是一個關鍵的時期,只要成功實現轉型,中國的經濟必將向前邁出一大步,必定會走向世界的最前列。物聯網產業的出現和大發展,恰恰適應了這個時代的大背景。而外部效益也稱之為外部成本,外部效應是發展工業經濟過程中被表現的淋漓盡致,尤其是外部成本的體現。例如,工業生產是所帶來的環境污染、解決環境污染時產生的成本被其他社會成員分攤等現象。
因為,物聯網產業建設過程中無法避免一些重復建設、產業鏈不完善,甚至包括建設過程中技術更新、材料替換等原因造成的一些外部成本的生成。這是物聯網產業建設初期所無法避免的現實,但與工業經濟相比較來說,物聯網產業的發展是依靠技術創新來帶動產業發展,同時也對工業經濟發展中帶來的外部成本起到有效的監控,并通過與工業產業的深度融合推進“節約能源、低碳環保”的綠色生態環境形成。由此可以看出,物聯網一旦建成,其使用期限具有長期性和收益的累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