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9 10:03 產業環境 物聯網 產業成長
物聯網是基于互聯網和RF工D技術發展的網絡,是在計算機互聯網的基礎上利用RFID技術,無線通信等技術構成一個覆蓋世界萬物的網絡,實現自動識別,信息互聯與實時共享。未來的物聯網還將網絡經濟與實體企業進行無縫連接,縮減實體企業的生產運營環節,減少因貨物倉儲形成的成本消耗和其他消耗,同時促進企業資金加速流動,提高資金的利用率。
物聯網它對現在社會中生產的每個行業以及人們的生活都能起到節約作用。如智能電網的研發,將太陽能和風能等再生能源引入,可緩解當前能源耗損。在精準農業里的應用,使農業生產中大大節省了勞動力,傳感器的使用更能把握溫度、濕度、土壤施肥等環節,避免人工勞作時的耗損。智能家居的出現,將個人的時間管理發揮到極致。
智能物流企業的出現,讓企業完全取消了貨品倉儲環節。當產品生產合格后,物流公司直接將貨物運向目的地,不再設成品倉庫,產品根據不同銷售區域生產訂單打包,通過第三方物流公司運往各銷售區域。同時根據管理信息系統跟蹤商品流向,記錄各零售店的賬務與存貨,可實現快速補貨、降低零售店的存貨量。這樣不僅縮短企業運營周期,還拉近了企業和市場的距離,讓企業能更快更靈活的對市場需求變化做出反應,從而達到供銷平衡,最終達到企業經營發展與市場供求的良性互動。
這主要是因為,企業策略、結構和企業競爭這些因素影響企業的戰略方向和競爭策略。物聯網產業中,既包括實體企業,也包括虛擬企業,對形成期的物聯網產業而言,物聯網相關企業具備合理的組織方式、管理模式和競爭策略,可以促進產業鏈的完善和敏捷,實現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物聯網核心企業涉及網絡設施、終端設備、傳感器、芯片、集成模塊、中間件的設計、制造、銷售相關的高端制造業企業,以及數據采集、數據網絡傳輸和數據處理、軟件開發、系統解決方案、系統集成、個性化應用等相關高技術服務業企業。企業內部結構的優化和合理的運營模式關系到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直接影響到物聯網產業發展前景。
另外,物聯網企業與其他企業相比,更加注重內部信息的交流與互動,資源流動和轉化更為快速。合理的組織、管理模式形成物聯網企業內部社會網絡,可以加速資源流動,提高經營績效。此外,企業的運營和融資成本等因素也會影響企業知識創造、技術創新和經營績效,進而影響物聯網產業整體發展。
物聯卡之家()資訊指出,產業環境是物聯網產業成長的基礎支撐。產業集群是在特定時空背景下成長的,這種特定時空背景主體表現形式就有自然環境、基礎設施環境和社會發展環境等。其中,自然環境主要包括大氣、水、植物、動物、土壤、巖石礦物、太陽輻射等,它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條件,同時有一部分也是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基礎材料。
從物聯網感知設備生產制造看,有些生產材料需要特定的金屬、非金屬物質,其中一些物質還來自稀有礦產,這對產業集群的規模發展非常重要。基礎設施一般是指交通、通訊、城市管網、電力等對企業生產具有依托作用的設施,是外商投資和企業發展非常看重的部分,由于公共產品屬性,一般的企業不愿意也不一定有能力自投自建基礎設施。
以格蘭諾維特為代表的西方經濟學家提出,經濟活動并不是純市場行為,而是構建在特定的社會結構背景之下的社會行為的集合。所以經濟主體之間的交易根植于社會關系,只有當經濟行為嵌入于社會關系的網絡之中,其行為才可能被現實的經濟社會所接受,也只有這樣經濟主體之間的交易費用才能降低到最小值。物聯網是一個典型的應用型產業,它需要深入潛入到社會各個行業才能產生價值,也將會對個體、企業、政府等主體的社會關系將產生深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