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5 15:13 智能家居 跨界合 第三方服務
居住環境是人類生活的基礎,在以前一段相當長的時期中,由于經濟發展緩慢以及技術落后等因素,家庭無法實現智能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地進步,各類家居、電器等設備進入人們的家居環境中,人們開始追求家居設備使用的方便、安全、舒適等性能。
近些年來,智能家居概念被越來越多人所接受,并將自家建設成為智能家居環境,用來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藝術性。智能家居通過在家部署一個服務器,并在該服務器上安裝一些智能家居監測控制軟件,各個家居設備通過高速網絡進行連接,使得家居中的照明燈、咖啡爐、電腦設備、電視等設備實現計算機的智能控制。
傳統的智能家居,如智能空調,智能電視等顯然不是我們所說的智能家居,因為它沒有實現物物相連。傳統的智能家居,依靠網線連接,費用高,施工時間長,需要專業人員安裝,維護等。在家居功能擴展,升級等方面也很不容易,消費者往往為家居的維修,換新而苦惱,有線智能家居不能得到長期有效的使用而出現爛尾現象。
物聯網型智能家居,克服了傳統智能家居的種種障礙,是無線網絡智能家居。其安裝簡單,不需要專業人員,客戶參考說明書就可以搞定。一根網線,家中共享無線網絡,實現自由上網,還可以根據需要拓展各個系統的功能。物聯網最終目的是實現世界各個范圍領域的相互聯系,物聯網應用無線技術,要求低功耗的感知設備,省去網線的開支,符合綠色發展的需要,并且無線覆蓋,信號強,連接可靠,實現自我修復功能。
物聯卡之家()資訊指出,近幾年,智能家居在全球范圍內呈現強勁的生命力。據市場研究公司Statista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以97.125億美元成為全球智能家居市場容量最大的國家,中國則為5.2億美元,位列第四;從智能家居普及率的增長情況來看,美國以55.8%位居第一,而這一數據在中國僅為0.1%,差距之大令人震驚。盡管全球范圍內,智能家居場景仍屬于孵化階段,未被廣泛應用,但相較于國內而言,智能家居在部分發達國家更受歡迎,是不爭事實。
造成智能家居“外熱內冷”的原因,一方面由于目前智能家居生態體系尚未完全建立,場景碎片化、兼容差和操作復雜等硬傷仍未完全解決,消費者難以深切體會到智能家居的智慧與便捷,對智能家居的“高冷”印象有待改觀;另一方面,智能家居領域缺乏配套法規和統一標準,行業內魚龍混雜,產品良莠不齊,消費者普遍體驗不佳,口碑難以提升,自然難以帶動消費者的買單之舉。此外,產品價格和消費習慣也是阻礙智能家居普及的主要因素。據速途研究院調查結果顯示,選擇以上二者的受訪者占比分別超過50%和30%。
所以說,智能家居產品的終極價值是為消費者服務,除了產品本身的功能,產品的持續服務會帶給消費者更深切的體驗。整合不同產業的優勢,接入智能產品體驗,解決用戶痛點等越來越多的第三方服務將成為未來服務拓展的方向。當前,很多互聯網公司搭建智能平臺與傳統產業進行跨界合作,實現優勢互補,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讓消費者體驗真正的智慧生活已經成為實例。如阿里推出支付寶付款服務,走進線下各大超市、小便利店,讓人們出門購物不用帶錢包,方便而且惠民,消費者也會因此慢慢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或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