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物聯網市場現狀分析
中國物聯網正經歷從硬件、傳感等基礎設備向軟件平臺和垂直行業應用升級,邁入發展第二階段,萬物互聯的產業生態才剛起步。預計2020年全球將有500億連接,是當前連接數的6-7倍,我國物聯網市場規模將超過2萬億元,是當前電信運營規模的2倍。驅動物聯網生態發展的因素逐漸成熟,硬件成本下降、云計算與大數據與行業結合、5G和NB-IOT等技術推進。生態所處階段,正值爆發前夜。
隨著高速寬帶網絡的普及,和大數據、云計算的發展,以及物聯網平臺型企業的成長和行業標準的推進,對物聯網行業的需求也隨之升級,從基礎的物品識別、網絡信息傳輸,開始向平臺管理、數據分析等更高層次的需求升級,如此一來,物聯網的云、管、端的信息閉環將會打通。
而中國利用得天獨厚的工業優勢和互聯網+的戰略概念,很快實現國內云計算機服務器的部署,平均增速達到70%以上,加速了傳統的電子企業的轉型,進行跨界融合。緊隨著物聯網的發展中心向中國傾斜,周邊的相關服務產業也發生了相關的變化,如智能家居、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智能物流、智能可穿戴設備都是國內市場重要的部署方向,這也是中國企業發展壯大物聯網的新機遇。
中國作為經濟體量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物聯網的滲透率不足5%。未來10年,全球物聯網產值將達到8萬億美元。此外,物聯網將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硬件未來將不再是獲利的主要來源。到2020年,來自應用和服務的產值將占物聯網總產值的70%,遠超半導體、通訊技術和云端平臺的產值;預計到時全球會有240億臺物聯網設備聯網,而思科、華為、愛立信則估計2020年物聯網連接數量在500億至1000億個之間,遠超現在70多億部手機數量。其中,用于運動健身、休閑娛樂、醫療健康等的可穿戴設備會成為主要應用。
2、中國物聯網在下列方向,具有無與倫比的發展優勢
(1)中國物聯網所覆蓋的行業人群廣,從行業應用的智慧交通、智能物流、醫療、農業、能源領域,到私有的智能家居、個人、智能汽車等應用,無論從減少成本提高效率還是提高中國居民的生活質量,物聯網無疑將在中國市場獲得巨大的成功。
(2)我國是世界制造業的中心,包括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工業汽車、家電等,可以說各種配套產業鏈最為齊全,再加上多年積累的制造研發經驗,可將其提煉為數據模型后快速復制并與應用結合,從而可讓我國制造業更加智能化和個性化。
(3)中國有將近8億的互聯網用戶量,移動網絡覆蓋率98%,截止目前為止4G用戶數量超過2.5億,為物聯網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同時也能夠隨時隨地聯網。我國將充分利用這些優勢,專注發展,就能創造出巨大的社會利益鏈,促使我國成為全球物聯網大國。
3、中國物聯網行業區域結構預測
國內物聯網產業已初步形成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區等四大區域集聚發展的總體產業空間格局。其中,長三角地區產業規模位列四大區域的首位。未來中國物聯網產業空間演變將呈現出三大趨勢:
(1)產業發展“多點開花”,熱點地區將不斷涌現
(2)產業分布“星火燎原”,二、三線城市紛紛投身物聯網產業發展
(3)產業演變“合縱連橫”,區域分工將進一步顯現
據預測未來60%的連接將通過廣域低功耗蜂窩技術來實現,NB-IOT將重點瞄準這60%的市場。另外,30%市場需要中等保障,比如智能家居等,需要通過傳感器、WiFi、低功耗藍牙、Zigbee等技術實現,剩下還有10%的高保障業務,比如智能駕駛、智慧醫療、虛擬現實等,需要大容量、實時傳輸、智能處理等,還將依賴于5G/LTE等高速移動蜂窩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