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產業是一種綜合產業,主要以信息產業、通訊產業等作為基礎,涉及到軟件、傳感器、感應器、RFID、芯片制造、芯片封裝、通訊網絡、互聯網絡、系統集成、云計算等較多的產業。而域名、IPV4和IPV6地址、軟件、手機普及率和電子信息制造業與物聯網產業的發展聯系密切。
而目前,我國地方物聯網產業公共政策設計機構缺失。主要體現在現行的物聯網產業公共政策之所以會出現缺乏頂層設計與統籌規劃的問題,主要是由于物聯網產業所涉及到的產業鏈較廣、涉及的部門較多,加上全國范圍內最高層的物聯網產業公共政策設計機構的缺失,導致各個組織或部門從自己領域領域理解物聯網的角度來制定相關標準,從而出現各地區、行業之間的物聯網產業建設出現沖突、重復和遺漏,同樣也會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和物聯網發展的低效。
而依據公共政策學當中政策圈層結構模式的原理,倘若一個政策單元中的具體政策一方面是單向相依和派生的,而初始政策和終了政策又形成首尾相接的關系,那么就形成了一個類似“好的投資政策派生出好的產業政策、好的產業政策又產生好的分配政策、好的分配政策又派生出好的投資政策”這種首尾相依、環環相扣的政策環型結構模式。因此,只有建立協同化的物聯網產業頂層設計,政策與政策之間如何銜接的問題,各部門、各地區制定的政策如何形成首尾相依、環環相扣的政策環型結構模式的問題才能迎刃而解。也只有做好科學合理的物聯網發展戰略規劃與布局,進而確保頂層設計協同化,才能使現行政策出現的互相掣肘、相互矛盾的現象轉變為各部門、各地區制定的政策協同地對物聯網產業的健康發展形成“組合拳”作用的局面。
國內最大的物聯卡交易平臺:物聯卡之家(www.ykfengda.cn)指出,規劃引導主要體現在物聯網企業的戰略機構和同業競爭、相關與支持產業受地方政府的產業布局和發展規劃的影響,地方政府可制定區域性規劃,引導產業發展方向。規劃是國家解決重大經濟問題和地方政府實現資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在物聯網發展初期,發展方向有待探尋,市場需要通過政府制定規劃、計劃,來引導物聯網發展方向和空間布局。目前,國家已經出臺指導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將有助于地方政府準確判斷物聯網技術發展前景和產業發展趨勢,進一步明確物聯網產業發展目標、發展途徑、發展重點。在此基礎上,各地方還將進一步細化深化,制定符合地方實際情況的發展計劃,并做好與其他領域發展規劃的協調與銜接。
同時,財稅激勵主要體現在物聯網產業的生產要素和需求條件受地方政府的財政支持的影響,地方政府可利用財稅,激勵物聯網技術研發和產品消費。物聯網產業處于發展初期,技術風險高,外部動力和市場需求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政府的財稅激勵政策。針對新興產業技術研發、運營維護成本以及產品價格較高、市場需求不足等共性特點,地方政府可以在稅收優惠、產品補貼、政策采購上出臺相應的政策。通過政府減少物聯網企業稅賦,降低物聯網技術研發、運營維護成本;通過政府導向性的購買活動能夠創造和增加技術創新產品的市場需求,降低物聯網產業技術創新和市場開拓的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