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物聯網在世界己形成了一定的市場規模,預計未來物聯網產業的市值將過萬億。物聯網產業的發展為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為平臺,利用網絡通信技術、智能控制技術、信息安全技術和綜合布線技術連接家居設備,為家庭提供照明控制、防盜報警、環境監測、室內外遙控等功能。
以傳感技術為例,最初的物理傳感器可以感受基于力、熱、光、電、磁、聲等物理場信息,化學感應器能夠感受化學反應,生物傳感器能感應到酶、抗體、激素等分子識別功能。
物聯網的出現和發展,使各行業和各領域都開始應用射頻識別、傳感器技術和設備,通過有線及無線網絡在商品的生產、供應、營銷和售后等各環節搭建了人與物、物與物、人與人之間的橋梁,構架起龐大的網絡,實現了人對物準確與智能的管理與操作。
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從戰略高度上促進了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發展方式的深度轉型,成為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的核心驅動力之一。
物聯網產業以創新技術產品為主,可歸類為典型的技術密集型產業,這符合產業結構高級化的要求,即產業結構優化要經過由勞動密集到資本密集,再到知識技術密集這樣三個階段。
物聯網產業鏈涉及多個行業和部門,它的應用將會調整這些行業和部門內的各項資源配置,同時促進產業之間資源的分配,使其配置升級。
從核心企業內涵看,物聯網核心企業的界定關鍵在于企業的核心能力和承擔的職能,盡管企業規模也非常重要,但規模并不是物聯網核心企業判定的最重要指標。
物聯網產業屬于第三產業,同時又是高新技術產業,是人才密集、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高附加值產業,具有很強的輻射力與滲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