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產生活領域,物聯網的應用更加廣泛和有效,無論是辦公室、家庭、工業廠房或者體閑環境,都可以為我們提供更加智能和便捷的服務。在人們生活工作的起居區域,分布式布置的傳感器和執行器可以提供給我們所喜好的溫度、照明,同時對環境進行檢測和報警以避免安全事件的發生,并且智能化的管理電氣設備以便于節能。生產環境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可以提高工廠的自動化水平,傳感器、RFID標簽及工業機器人在具備一定運算能力的計算平臺上協作,會極大的解放勞動力,而且比人類勞動力操作更加精準,并且不知疲憊。
物聯網是指通過信息傳感設備,按照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起來,進行自主信息交換,并為人們提供有用的信息,以實現人們對事物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物聯網的發展使以電池為供電電源的能量受限傳感設備有了接入互聯網的需求。而其能量受限的特性使無線數據傳輸能耗控制成為應用研究的重點之一。
醫療健康硬件也在整體大趨勢下愈發智能,雖然傳統的醫療產品仍然是目前市場上的主流,但是基于物聯網所研發的各類智能醫療設備以其獨特的優勢逐漸開始占領市場,隨著時代的發展必定會更加迎合當今社會人們對健康更高的追求目標。
智能交通結合物聯網技術,能夠有效地將人、道路、和行駛工具聯系到一起,建立一個覆蓋整個交通環境,全面指揮操控的運輸系統。
我國經濟快速及高效的發展推動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目前人們的關注點己經由原來的溫飽問題轉向自身膳食營養水平的補充與提升,而遠洋漁獲物及其延伸產品作為高營養的食品,受到人們的高度青睞。當前水產品的捕獲量逐年上升,據2016年漁業年鑒統計,我國該年的遠洋漁業產量達到219.20萬噸,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6.47萬噸,比率增長8.12%,促進著我國的水產品總量逐年增長,在2015年底己達到6699.65萬噸。
物聯網,從簡單的理解來說,就是將物與物通過網絡連接起來,建立物與物之間的聯系,這里物可以代表自然界各種客觀存在的物理對象。由于物體自身不帶有發現和連接的功能,所以必須由帶有通訊功能的嵌入式系統將自然界各種各樣的物理對象彼此連接起來。因此可以說,嵌入式系統等現代計算機技術和控制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物聯網技術的發展,而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反過來也在進一步促進嵌入式系統等計算機技術和控制技術的發展。
隨著信息、連接和計算為主導的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的興起,M-ICT技術在各個行業掀起了變革的浪潮。新能源技術革命與此深度融合,在能源電力領域形成了“能源互聯網”的革命性發展新趨勢。能源互聯網使得傳統能源電力的開發、輸運、存儲、交易、使用等均發生革命性的變化;使得能源電力向開放、對等、共享、高效、清潔、可持續方向發展。能源互聯網需要海量的數據連接支持。
近年來,隨著不同領域的專家對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研究,其對于經濟的促進作用已經越來越明顯,有專家預測在國家智能電網及重要公共防入侵兩個方面的物聯網產值就可以達到上千億元。但目前不同專家對物聯網的理解有些偏差,且物聯網關鍵技術的研發能力也較薄弱,因此,物聯網的發展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