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是新一輪信息產業革命的核心技術產業,它是繼計算機、互聯網后下一個助推世界發展的動力源,也是繼通信網后另一個給全球經濟注入萬億美元需求的信息技術產業。諸多專家學者提出,物聯網不僅為信息改革指明方向,也將為全球經濟新一輪的增長提供動力,隨著物聯網的逐漸推廣,全球經濟將快速復蘇,因經濟增長而增加的成本將有所降低。由于物聯網對經濟增長的助推作用,以美國和歐盟為代表的國家消耗巨資探究物聯網。當然我國也正在興起物聯網的研究熱潮。據中國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的統計報告顯示:截止2017年,我國物聯網市場規模龐大,達到了4986億元,預計未來三年將保持30%以上的增長速度。
中國健康管理行業有著可觀的市場潛力,通過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一系列技術促進,人們可以依托各類健康醫療產品實現健康檔案的管理,并實時測量身體各項體征和指標,自我診斷并通過網絡進行尋醫問藥,享受個性化全方位的健康服務。
健康管理在我國還屬于一個新事物,無論從規模還是體系都屬于起步階段,存在健康管理的基礎性研究不足,對國民健康水平監測等基礎數據庫尚未建立,有關健康評估、健康需求、健康管理模式和系統的理論框架等研究也相對較少。
目前國際上普遍認為,物流業的發達程度和水平高低是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現代物流己經成為發達國家最具普遍影響力的經濟基礎和“朝陽產業”。
我國的淡水資源總量豐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很少,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 /4;另外,一半的淡水資源被用于農業灌溉,且以傳統的漫灌方式為主,利用率僅為40 %。傳統的漫灌造成了水資源的巨大浪費,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狀況。因此,發展節水灌溉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來說己是刻不容緩。對此,人們開發了各種新的灌溉技術(如微灌和滴灌等),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但是,上述的灌溉方式在灌溉時機和用水量上仍然是根據人為經驗和判斷,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農業物聯網為農業生產環境的監控提供了新思路,可以實現農業環境的遠程監測和控制,從而實現農業管理的智能化、網絡化、綜合化、多樣化,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技術之一。基于農業物聯網的智能溫室系統,可遠程監測溫室環境,并根據作物的環境需求實施精準的溫室控制,從而科學高效的管理溫室。因此,智能溫室物聯網研究是農業物聯網研究的熱點。
移動醫療APP是智能醫療大力發展的產物,它是基于用戶手機客戶端而產生的醫療應用軟件,目前市面上己經出現了數以千款的移動醫療App,主要為用戶提供在線尋醫、健康咨詢、遠程診療、網上掛號以及各類醫療信息查詢的服務。
發達國家在生產資料經營中通過配送實現的份額,美國己達到31%,英國為59%,德國為61%,日本為69%,且為社會生產節約成本10%-20%。
目前我國的物流配送還處于初級階段,大量的中小物流公司還依賴人工的方式來進行物流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供應鏈間協同不夠,終端服務質量不佳這些都造成了物流公司運作成本的提高,同時影響了物流配送的合理發展。
從農業產業鏈不同環節來看,農業物聯網的應用范圍正從生產領域向管理、服務領域拓展,“農產品質量監管和追溯平臺”“農業執法信息系統”“生豬屠宰監管系統”“測土配方施肥專家系統”等監管、服務型物聯網應用系統正加快建設和應用;從不同細分產業來看,農業物聯網的應用范圍正從當初的水產、畜禽養殖領域向設施園藝、大田生產物聯網領域擴張,特別是起步最遲、發展最慢的糧食農情智能監測系統建設已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