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規模
到2020年,根據Garnter 的報告,全球將會有260億的物聯網設備;根據 IDC的報告,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1.7萬億美元;根據GE的預判,中國的物聯網市場體量將達到1660億美元。
數據是最直觀和最有吸引力的。未來幾年,物聯網將成為連接設備規模近300億,收入規模超過萬億美元的龐大產業。
2. 運營商
運營商,一直是物聯網親密的小伙伴。物聯網的發展,很難離開運營商。物聯網市場是一盤大蛋糕,運營商必然希望分一塊。然而,獲取蛋糕的途徑,卻是多樣化的。
技術部署方面,國內運營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國外的沃達豐、AT&T、德國電信等運營商,都在積極部署和推廣NB-IOT技術。
另外,值得重點關注的是,中國民營運營商鵬博士電信傳媒集團,和Semtech共同倡導成立了中國LoRa物聯網產業運營聯盟。
除了推進協議外,在產品、云平臺、生態圈建設、車聯網等方面,各大運營商也是頻頻出招。
另外還有一條簡單而直接的途徑,就是投資或者并購。運營商通過并購和投資物聯網企業,加快物聯網市場的收益增長。例如,Verizon 在2017年花30億美元收購了Fleetmatics, Telogis和一些其他小公司。2018年,其他運營商也有可能追隨Verizon,對于物聯網企業采取并購或者投資動作。
3. 低功耗廣域網絡
為了將物聯網推向更大規模,當然離不開低功耗廣域網。低功耗廣域網絡,是面向物聯網中遠距離和低功耗的通信需求,而出現的一種物聯網網絡技術。
Lora、NB-IoT、Weigthless、Sigfox 都屬于低功耗廣域網絡技術的一種。它具有傳輸距離遠、節點功耗低、網絡結構簡單、運行維護成本低等優勢。
據羿戓設計所了解,之前,很多媒體報道稱,2017年底,會有NB-IoT的商用網絡建成。但是,這些最終都成了泡影。2018年有望成為NB-IoT商用元年,我們很有希望看到第一個商用的NB-IoT 網絡建成,很可能就在第一季度。
NB-IoT技術,有望得到顯著發展。NB-IoT技術,目前受到關注度還不高,但是,隨著華為聯合各大運營商的參與和推動,其影響力將顯著擴大。各式各樣的開發比賽、編程馬拉松和競賽活動會紛紛涌現。2018年,很有可能出現首個NB-IoT開發者套件,吸引更多開發人員參與。
除了NB-IoT技術,更多的低功耗廣域網絡技術,在2018年將一起綻放。目前,美國的運營商,還沒有準備采取NB-IoT,AT&T 和 Verizon 準備采用LTE-M 網絡,另外一系列的公司正在使用LoRa。荷蘭的KPN公司也準備使用LTE-M配合LoRa。2018年,LTE-M和LoRa的結合將在更多國家使用。
正如之前在運營商動作一節中所敘,更多的運營商將會構建物聯網網絡。除了3GPP授權的(NB-IoT 和LTE-M)以外,運營商還會采用未授權的頻譜(例如LoRa),以為它的準入門檻更低。運營商們或許在這個領域展開競爭,美國的Comcast 和中國的鵬博士都準備采用LoRa。
4. 頻譜資源
對于物聯網或者通信系統來說,頻譜資源是十分重要的。
隨著物聯網不斷發展,設備不斷增加,數據量不斷變大,對于頻譜資源的需求也在激增。另外,一些特殊應用還需要專門的頻譜資源,例如車聯網。頻譜資源短缺已經成為制約物聯網發展的重要瓶頸。
所以,科學規劃頻譜資源、向更高頻段發展,提高頻譜資源利用效率,采用逐步成熟的動態頻譜分配方式,或許都是比較有效的途徑。
2018,我們需要更加關注頻譜資源的問題。
5. 安全和法規
去年,由于“史上最嚴重的DDoS攻擊”,半個美國的互聯網陷入癱瘓。所以,物聯網安全問題再次引來廣泛關注。
安全,是重中之重的問題。物聯網技術蓬勃發展,智能設備廣泛加入,大量數據通的采集和存儲,這些都離不開安全作為保證。無論是軟件的安裝升級,還是數據的采集,傳送,存儲,都可能遭到駭客攻擊。結果往往是數據泄露,非法控制,產生事故等等。
所以,物聯網安全,在2018年將會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觀察點。2018,我們可以從設計改進、安全事故、各大廠家的措施等等方面去繼續觀察。
另外,針對物聯網技術,制定法律和監管措施,也十分有必要。也許,新的規定不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需要長期的實踐來完善。但是,對于規范物聯網技術發展,消除安全隱患,意義重大。
2018年,我們會看到更多的物聯網方面的法律和規定出臺。
6. 車聯網
車聯網,是物聯網的一個重要分支。無人駕駛汽車和V2X技術是重點。
2017年,關于無人駕駛和車聯網的進展層出不窮。谷歌、特斯拉、優步和傳統汽車制造商,都在利用傳感器技術、高精度地圖、車載雷達等手段實現自動駕駛和車聯網。
2018年,我們要關注的不是單個汽車上應用物聯網技術,而應該是整個交通運輸系統的物聯網應用。通過車與車(V2V)、車與基礎設施(V2I)、以及車與各種類型物體(V2X)之間的通信,達到整個交通系統的聯網。
2018年,我們有望看到關于車聯網的更多進展。
7. 5G
物聯網的發展自然離不開通信技術的進步。5G(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傳輸速度快(可達10Gbps)、延時小、可靠性高、連續廣域覆蓋、熱點容量高、低功耗等特點,十分適合物聯網的特點。2020年,5G標準有望落地。
雖然,現在5G標準尚未投入使用,但是物聯網公司都躍躍欲試,都在開發類似的解決方案。物聯網已經成為5G的關鍵應用案例。也許,5G在2018年并不會成為物聯網市場的引爆點,但是,作為一個十分具有價值的革命性技術,是值得我們在2018年持續關注的,因為它的影響是長期而深遠的。
8. 智慧地球
物聯網將徹底改變整個人類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所以,學術界開始提出要“構建一個更有智慧的地球(Smarter Planet)”,包括智慧機場、智慧銀行、智慧鐵路、智慧城市、智慧電力、智慧電網、智慧能源等理念。
物聯網技術,滲透進各行各業,都會帶來更廣泛的變革。通過超級計算機和云計算將“物聯網”整合起來,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在此基礎上,人類可以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從而達到“智慧”狀態。
2018年,我們持續關注更多的系統,在物聯網技術的滲透下,如何變得更加“智慧”。